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計算公式: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 ×(出口貨物征稅率 -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 = 貨物到岸價格 %2B 海關實征關稅 %2B 海關實征消費稅 。如果是按計劃分配率計算,需向主管國稅機關申請開具《生產企業(yè)進料加工貿易免稅證明》等確定相關數(shù)據(jù)。 原理:因為有免稅購進原材料,為讓其真正享受免稅待遇,計算時需設置抵減額來調整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計算公式: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 出口貨物離岸價 × 外匯人民幣折合率 ×(出口貨物征稅率 - 出口貨物退稅率) -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 原理:征稅率和退稅率存在差異,這部分差額不能享受退稅也不能用于抵扣內銷銷項稅,要從進項稅額中轉出計入成本。 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計算公式: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 × 出口貨物退稅率 。 原理:由于免稅購進原材料對應的這部分本就不應征稅,所以計算免抵退稅額時要減去這部分對應的退稅金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計算公式:當期免抵退稅額 = 出口貨物離岸價 × 外匯人民幣折合率 × 出口貨物退稅率 - 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 原理:根據(jù)出口貨物離岸價等計算理論上可退稅的金額,減去免稅購進原材料對應的抵減額,得到實際可退稅限額 。 會計分錄 計算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紅字) 貸: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計算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 = 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 -(當期進項稅額 -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 上期留抵稅額 。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shù): 借: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 —— 未交增值稅 若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有期末留抵稅額),繼續(xù)以下步驟。 計算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無需單獨編制分錄,是計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 計算當期免抵退稅額 無需單獨編制分錄,是計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 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若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 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 = 當期免抵退稅額 - 期末留抵稅額 。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應退稅額) 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免抵稅額) 貸: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退稅額) 若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 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 = 0 。 借:應收出口退稅款(應退稅額) 貸: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退稅額)
是不是進料加工才有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和免抵退稅抵減額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和免抵退稅額抵減額是不是只存在于進料加工復出口
老師好,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轉入進項稅額,怎樣做會計分錄,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是正數(shù),進項稅額轉出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如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是負數(shù),進項轉出金額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
如下圖:這里計算進料加工復出口的“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怎么不是(600-400)*(13%-11%)呢
進料加工,如何計算免抵退稅額,抵減額,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分計分錄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