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得稅申報的一般規(guī)定 根據稅法規(guī)定,個人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自行辦理納稅申報。 二、針對這種情況的分析 1.如果兩個公司是相互獨立的法人主體且分別與業(yè)務人員存在雇傭關系:A 公司需要就其支付的績效部分進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因為這是業(yè)務人員從 A 公司取得的所得。B 公司需要就其支付的工資部分進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因為工資是 B 公司支付給業(yè)務人員的報酬。同時,業(yè)務人員自身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合并申報,將兩處所得進行匯總計算納稅,對已扣繳的稅款可以依法扣除。 2.如果兩個公司存在特殊關系(例如同屬一個集團或有緊密的關聯關系等):可以嘗試與稅務機關溝通協商,看是否可以由一家公司(比如 B 公司)進行合并申報。但這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如兩家公司之間有明確的協議和核算安排,能夠準確區(qū)分和核算不同來源的收入,并且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 三、操作建議 1.準確核算:A 公司和 B 公司都應準確核算支付給業(yè)務人員的報酬,包括工資和績效的金額、發(fā)放時間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2.稅務溝通:企業(yè)可以咨詢當地稅務機關,了解對于這種跨公司支付報酬的具體稅務申報要求和操作流程,避免出現稅務風險。 3.員工告知:應告知業(yè)務人員其收入的構成和稅務申報的相關規(guī)定,讓員工清楚自己的納稅義務和權益,避免因信息不透明產生誤解或稅務問題。
(1)2023年12月11日,長城公司向光明公司銷售一批不含稅價格為2000萬元的產品,產品成本為1500萬元。合同約定光明公司收到后3個月內若發(fā)生質量問題可退貨。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述產品未發(fā)生退回。根據經驗,該產品的退貨率為10%。寫出相關會計分錄及遞延所得稅
2021 年11 月1日,向乙公司出售不含稅價為200萬元的產品,成本150萬元,合同約定乙公司收到產品后3個月內若發(fā)現質量問題可退貨。根據以往經驗,退健率為12%。截至2021 年 12月31日,未發(fā)生退貨,甲公司根據最新情況重新預計產10% 寫出會計分錄及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相關分錄
什么是善意占有?給我舉個例子。
您好,老師,外貿出口企業(yè)首次核查資料中:涉及出口退(免)稅申報的相關進項稅額是否已經轉出,上面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退稅時這句話主要是核查什么?我這邊需要怎樣應對?
老師,公司租的車,月租費每個月600元,租的個人的車沒有發(fā)票,能入賬嗎,企稅讓稅前扣除嗎?
事業(yè)單位的停車場,停車費智能軟件扣除相應比例的手續(xù)費后將收取到的停車費轉給事業(yè)單位,那么事業(yè)單位將這個停車費上繳國庫時,如何上繳,避免存在坐支現象。例如收入10000元停車費,手續(xù)100元,那么記賬時,是把10000元作為全額收入(包括手續(xù)費金額在內)記為收入,還是記停車費收入為9900元,然后直接上繳9900。
出口轉內銷,稅務系統自檢,顯示原購貨發(fā)票不存在,這個是怎么回事
面試問題:明天最后一輪面試了,人事總監(jiān)面的,財務主管崗位,這個人事總監(jiān)一般會問哪些問題?針對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回答好。有過經驗的老師,可否分享一下
老師你好,我A公司銷售空調并同時安裝稅率13%,現在想設立一個子公司或個體戶負責安裝的話稅率是9%嗎開票內容是按建筑安裝么?還是勞務*安裝?然后甲公司只負責銷售稅率13%,這樣拆分業(yè)務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銷售及安裝價格是真實的,合同也拆分簽,這樣算不算合理避稅? 還有跨省銷售空調并安裝是否要開外管證?
老師臨時工工資是按勞務報酬申報嗎?
好的,那還是分開報比較好對吧
是的 分開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