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比如1號購進單價10元的商品10件,2號購進單價11元的商品10件,移動加權平均下2號庫存就是單價(10*10%2B11*10)/20=10.5元的商品,這時候假如出庫的話成本單價10.5元,然后3號購進單價9元的商品10件,那么移動加權平均下庫存就是單價(10.5*20%2B9*10)/30=10元的商品,這時候假如出庫的話成本單價10元
老師,我想請問一下,A105020未按權責發(fā)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這個表,主要是調整什么?可以舉個例子嗎?老師您再看下我后面的那個截圖,一次收一年的物業(yè)費12000,對應的當期收到物業(yè)費的分錄,銀行存款是12000,那預收賬款的金額怎么計算?
老師請問一下移動加權平均是怎么回事?可以舉一個具體例子嗎?是要例子,不是簡單的文字描述
老師,請教一個問題,因為分公司只是總部的一個分支機構,沒有獨立的公司章程,所以股東的出資比例只是內部約定,股東感覺心里沒底,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這個要怎么弄。我跟他們提了一個建議,要不注冊一個具有獨立法人的子公司,這樣就可以滿足股東的要求,你說這樣合理不?!但回頭想想又怕子公司不能享受總部的醫(yī)療許可經(jīng)營?!
老師您好,請問年終獎單獨計稅這方面,具體的分錄和計算,麻煩您能簡單說一下嗎?(我理解的: 摘要:計提年終獎, 分錄: 借:管理費用-年終獎 貸:應付職工薪酬-年終獎 摘要:發(fā)放年終獎, 分錄:借:應付職工薪酬-年終獎 -工資 貸:其他應收款(之前墊付社保)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銀行存款 )是這樣嗎?具體的年終獎對個稅影響的計算這部分還是不明白,麻煩您能舉個例子嗎
老師我不理解的是當所有股東均行使配股權時,上下兩個公式是怎么轉化的呢?如果老師不好推,舉個例子也可,老師的這兩個關系轉化的關系能直觀一些嗎,不是簡單對兩個公式進行說明
那既然出庫了,為什么還要(10.5*20),意思是說即使出庫,這10.5*20是算下一個的單價的基數(shù)嗎?
不是,我這里的假設沒有出庫,如果出庫的話是用10.5乘剩下庫存的數(shù)量
那如果完全出庫了,3號購進的庫存單價就直接是9元了是嗎?
是的,完全出庫的話3號的購進庫存單價就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