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義公式做出來的是2018年的經(jīng)營杠桿 而不是2019年的
某公司年銷售額1 000萬元,變動成本率60%,全部固定成本和費用120萬元,平均總資產(chǎn)2 500萬元,資產(chǎn)負債率40%,負債的平均利息率8%,假設所得稅率為25%。該公司擬改變經(jīng)營計劃,追加投資200萬元,每年固定成本增加20萬元,可以使銷售額增加20%,并使變動成本率下降至55%。該公司以提高權(quán)益凈利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quán)益)同時降低總杠桿系數(shù)作為改進經(jīng)營計劃的標準。要求計算:目前情況的權(quán)益凈利率和總杠桿系數(shù)。參考答案: 解析: 目前情況:? 邊際貢獻=1 000×(1-60%)=400(萬元)(0.5分)? 稅前利潤=400-120=280(萬元)(0.5分)?? 凈利潤=280×(1-25%)=210(萬元)(0.5分)? ? ? ? ? 平均所有者權(quán)益=2 500×(1-40%)=1 500(萬元)(0.5分)? ? ? ? ? 權(quán)益凈利率=210/1 500×100%=14%(1分) ? ? ? ?? 總杠桿系數(shù)=400/280=1.43(1分)。請問一下,這里計算凈利潤時為何不考慮負債的利息?謝謝
老師,請問這里的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為什么不能用利潤變動率/銷售變動率呢?這樣算出來的話就是100%/50%=2,和答案就對不上了
老師,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安全邊際/息稅前利潤。這個公式分解就是銷量*(單價-變動單價成本)/銷量*(單價-變動單價成本)-固定成本。那答案里的BCD為什么不選啊
老師,這道題在算第二年的變動成本法營業(yè)利潤的時候,為什么就不用先進先出法了,銷售收入=(30000x5-30000x3.88)+(130000x5-130000x3),營業(y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x5%-…。圖片里的解答直接用第二年的銷售量來算。 是不是在變動成本發(fā)下,利潤不受先進先出的影響?
請老師幫我看看這道題,后面是我寫的答案,請問第一小題的銷售利潤是這樣答嗎,第三小問和第二問看上去一樣,答案是6嗎? 某企業(yè)2021年生產(chǎn)甲產(chǎn)品10000件,其單位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全年固定成本為20000元。 要求: (1)計算2021年甲產(chǎn)品的邊際貢獻率、保本銷量、銷售利潤; (2)在售價和成本不變的情況下,2022年擬實現(xiàn) 24000利潤,計算需要生產(chǎn)甲產(chǎn)品的數(shù)量; (3)在售價、產(chǎn)量、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2022年擬實現(xiàn)24000元利潤,計算2022年的單位變動成本。 答: (1)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1-變動成本率=(10-6)/10=40% 保本銷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20000/(10-6)=5000 銷售利潤=5000*(10-6)-20000=0 (2) 保利銷量=(20000+24000)/(10-6)=11000 (3)
我是個體工商戶,一直開具的是貨物發(fā)票,但稅務局核定的是服務類定額,但沒有實際開具服務類發(fā)票,導致貨物發(fā)票+核定定額超出30萬,能有辦法處理嗎
10月大報稅期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我是新手即將上崗的小白
請問員工這個月10月開始買社保,這個月發(fā)上月工資,社保個人部分是買這個月扣出來還是下個月11月再扣呢?
老師,新辦企業(yè)第一個季度開票產(chǎn)生收入,申報所得稅時是否可以暫估成本?
老師好(財務與會計) 我看預計負債的定義是現(xiàn)時義務、金額能可靠計量、很可能流出企業(yè)。而一般負債的定義:跟我剛描述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是一樣的。 那我想問:預計負債跟一般的負債有什么特別之處嗎?或者說跟一般負債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老師問一下如果老板想提取公司38萬元,按照分紅和發(fā)工資,老四可以講一下計算過程嗎?
新手小白,大征期如何報稅,需要做些什么,從那步開始
老師長期應收款怎么合理平賬呢?
老師問一下資料7說增值稅由支付方承擔是什么意思進項稅可以抵扣嗎
下列項目屬于企業(yè)存貨的1,我理解的意思是受托產(chǎn)品視同存貨;為什么習題中d選項是對的,受托加工存貨成本中不應包括委托方提供的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