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稍等,我給你舉個例子

老師,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我總是混亂。比如計提預計負債200萬,稅法不認可此項費用,未來也不讓扣除,計稅基礎是200和負債的賬面價值一致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會計已經計入的費用和支出需要在應納稅所得額基礎上加回來。反之,稅法現在不認可,以后發(fā)生了可以扣除,那么計稅基礎就是0,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后實際發(fā)生了160或者240,怎么把遞延這部分處理呢
老師,第七小問這里由于可辨認凈資產會形成一個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對應商譽,但是商譽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那題目第五小問為什么要做分錄,借商譽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50???
老師,可以解釋下廣宣費超出部分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思路嗎?我認為這個超出部分未來可以扣除,那么計稅基礎不就是0嗎?可是賬面有余額,不就是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會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嗎?怎么是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無形資產。該有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是他沒有影響損益。就是不影響所得稅費用,是不是?就是算到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多少?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多少?直接就沒了,是不是?那就是他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個分錄怎么做?
請問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不正確怎么修改 我國會計準則對所得稅會計處理采用的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體現了資產負債表現在所得稅會計處理中,房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是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公司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算基礎師行程和機構的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原來的300萬利息為什么不用考慮?
收到的平銷返利款,供應商會開紅字發(fā)票嗎?
老師我以前在工廠當統(tǒng)計時候,每個人的工資都如實的發(fā)放,也沒有扣除個稅?。總€稅是工廠承擔了嗎?
@董孝彬老師,別的老師別回答?
老師,資產負債表有一項其他非流動資產,其中有一個叫“特瘁準備物資”是什么意思?
供應商變更了公司公司名稱,工商變更后發(fā)票還可以用舊名稱開嗎
你好,跨境電商收入收到35萬,怎么做分錄 借:平臺 35萬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應交增值稅:? 小規(guī)模公司,沒有取得自己抬頭的報關單,沒有成本發(fā)票,免不了增值稅,要視同內銷。。 具體這個收入,是含稅還是不含稅啊
有小規(guī)模建筑公司,個體,現在代理記賬公司報稅,最近又收購了一個二級公司,想自己做賬,又怕實力不夠,怎么辦?
填庫存現金日記賬有一筆,將收到多少錢現金的營業(yè)款存現,為什么要填在貸方呢?
我是做阿里巴巴國際站的公司,剛坐起來,都是小訂單。我們出口大部分走的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上的:便捷發(fā)貨。5000$以下免申報。之前也沒有要進賬發(fā)票。現在平臺把經營數據推送給稅務。需要怎么做讓之前7-9月份的業(yè)務合規(guī)。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壞賬損失100萬,那么利潤總額就是1000-800-100=100,計算出來的“所得稅費用”(在損益表中)=100X25%=25萬。這是會計核算的稅費。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提的壞賬準備在實際發(fā)生的時候可以稅前列支,否則只是計提不能稅前列支。因此報稅的時候,算出來的利潤=1000-800=200,“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X25%=50萬。這是稅法計算的所得稅額
遞延所得稅負債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折舊費用50萬,那么計算出來的利潤總額=1000-800-50=150萬,“所得稅費用”=150X25%=37.5。這個是會計上的計算處理。在稅法上,如果稅法規(guī)定,今年公司要計提的折舊是100萬,那么計算出來的應納稅所得額=1000-800-100=100萬,“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00X25%=25萬
第一個是遞延所得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