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你好 咱們的制造費用,沒有結轉分配。只有借方發(fā)生額,沒有貸方發(fā)生額。
老師 我們金蝶云星空采購雞精半成品10箱,做簡單生產領料單借:生產成本10 貸:原材料10 再做簡單生產入庫單借:庫存商品10 貸:生產成本10 ,然后發(fā)生2箱退單,做了其他出庫單借:其他業(yè)務成本2 貸:原材料2,但是這樣應付單里的金額跟對方開票的金額就不一致了 應付里面含著2 對方開票不含2 這樣應該怎么處理?
升達有限公司生產的甲產品經過三個生產車間完成。原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各生產車間的在產品完工程度均為50%。由于該產品在各步驟的半成品不對外出售,管理上也不需要計算各步驟半成品成本,所以,該企業(yè)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而且采用約當產量法計算應計入產成品份額。有關資料如不同如下:產品生產情況表數(shù)量單位:件.一車間30二車間40三車間30產成品投產或上車間轉入180;190;200完工或轉入下車間190;200;210;210月末在產品20;30420在產品完工程度50%;50%;50%各車間月初、本月生產費用資料金額單位:元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合計.月初在產品成本8000;960;720;9680一車間發(fā)生費用14400;3360;2520;20280月初在產品成本640;480;1120二車間發(fā)生費用4260;2460;6720三車間月初在產品成本1200;960;2160本月發(fā)生費用5400;4320;9720要求: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計算各車間應計入產品成本份額及月末在產品成本(采用約當產量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費用分配),填制成本計算單;老師算好了嗎
老師,金蝶云星空里我結轉了各車間的制造費用,簡單生產入庫單和領料單也生成了,科目余額表里面各車間借方貸方一致才對啊 為啥不一致呢
老師 金蝶云星空結轉成本,車間的簡單生產入庫單和簡單生產領料單金額不一致是啥情況呢 往常結轉了都是一樣的
老師您好:我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加工工煤炭企業(yè)。2021年工資(8-11月工資總額98200元),核算分錄是①借生產成本-工資,貸:現(xiàn)金(沒有通過制造費用過渡)。②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工資。憑證后面簡單附列了工資表及成本分配表 且沒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公司員工有15人,且沒有繳納養(yǎng)老保險,因為這些人是臨時季節(jié)性用工(沒有簽臨時工合同)每個人工資每月也在1500元左右,且都是有低保的,所以不敢申報報稅 2022年5月沒有納稅調增,現(xiàn)在想把這98,000進行2023年5月所得稅納稅調整,,可是22年我們的工資和個稅都是相符,如果我在23年5月進行所得稅調整的時候,能不能引起數(shù)據(jù)異常風險?沒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明年納稅調增也沒有地方調啊,請問老師該如何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
老師,個體戶要申報個稅嗎??
樸 老師6月份購入固定資產,沒有折舊,7月份開始折舊 現(xiàn)在申報企業(yè)所得稅,是不是不能一次性扣除,需要等第三季度的企業(yè)所得稅申報表,再填寫一次性扣除?
我們是工程行業(yè) 平時有給員工支出的備用金 這種無票的可以公對公轉嗎
樸 老師您好~想咨詢下,公司為一般納稅人,目前稅務政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新購置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扣除。如果企業(yè)本月購買了100萬固定資產,獲得增值稅專票。增值稅上,進項可以本月抵扣。那企業(yè)所得稅呢?會計賬面正常計提折舊,稅務上可以在本季度企業(yè)所得稅申報就全額扣減嗎,還是要等到匯算清繳。實操上怎么處理?
跟這個客戶對賬,說我們多算了3000,如圖,我看了跟申報表都對的上,是他們弄錯了還是我搞錯了?
老師,開發(fā)票要補合同和銀行轉賬,銀行流水付款方和合同簽約人不是一個抬頭可以嗎
老師,我們有個客戶破產了,應收收不回來了,計提壞賬怎么做呢?
老師,企業(yè)所得稅從業(yè)人數(shù)填寫是按哪里的數(shù)據(jù)呢?
老師,從租計征交房產稅,計稅依據(jù)是按年的租金收入嗎?
作為商貿行業(yè)的企業(yè),為什么公司要把入庫之前的商品發(fā)生的運費、裝卸費、管理費等費用加到該批貨的商品成本去呢?
老師 我結轉了 但是簡單生產入庫單和領料單是系統(tǒng)自動生成憑證的 應該沖銷了借貸方相等猜對 但是現(xiàn)在不一致
同學你好 不相等的是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同學要確認一下,當月相關部分是否完工。
檢查一下,如果完工需要結轉
沒有完工不需要結轉。
檢查一下整個流程,看哪個地方沒有銜接好
老師 我怎么確認當月的相關部分是否完工嗯,我是按照成本主管分攤完的表做的憑證 我的數(shù)和他的是一致的
如果期末有在產品,就會有余額
期初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本月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本月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期末在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期初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本月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的和要再后兩者之間分配。 本月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期末在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期初生產成本—制造費用+本月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的和要在后兩者之間分配。 本月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期末在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