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本月實際成本的是200000-3000-35000=162000,期初400*55=22000加本期完工入庫減去162000=40000,算出本期完工入庫的是180000,數(shù)量是3000,單價是60
假設A企業(yè)甲產品月初在產品數(shù)量40件,總成本為4800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22000元、直接人工費用23000元、制造費用3000元;乙產品沒有月初產品。5月31日,本月生產甲產品全部完工。入庫300件;本月生產乙產品完工100件,40件沒有完工,月末在產品成本為3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14000、直接人工費用20000元、制造費用4000元。A企業(yè)根據(jù)完工產品入庫單等資料,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編制會計分錄。
8.某企業(yè)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本月營業(yè)收入200000元,除營業(yè)成本外的其他費用共計3000元,營業(yè)利潤35000元。其他有關資料如下:月初在產品成本21000元,本月生產費用為160000元,本月完工入庫3000件;月初庫存商品400件,單位成本55元,月末結存庫存商品成本為40000元。則該企業(yè)月末完工產品的單位成本為多少元?
3.資料:某廠生產的甲產品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發(fā)生比較均衡,月末在產品完工程序可按50%計算,本月完工入庫甲產品400件,月末盤存甲產品在產品為100件。根據(jù)產品成本計算單提供的資料,甲產品月初在產品成本為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20000元,制造費用12000元;本月發(fā)生生產費用為40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10000元,直接人工為121750元,制造費用為68150元。要求:根據(jù)資料采用約當產量法計算甲產品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4.某企業(yè)生產乙產品,2021年5月有關生產資料如表:單位:元完工產品600件,月末在產品200件成本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合計月初在產品3000150020006500本月發(fā)生費用36600202002460081400單位完工產品定額502020單位月末在產品定額301010根據(jù)上述資料,采用定額比例法計算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
假設A企業(yè)用日產品月初在產品數(shù)量40件,總成本為元、直接人工費用2304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2200000元、制造費用3000元;乙產品沒有月初在產品。5月31日,本月生產的甲產品全部完工,人庫300件;本月生產的乙產品完工100件,40件沒有完工,月末在產品成本為3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14000、直接人工費用20000元、制造費用4000元。A企業(yè)根據(jù)完工產品入庫單等資料,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并編制會計分錄。
元。13、31日,結轉本月完工入庫A、B產品制造成本。A產品378件,全部完工,計56598元;B產品生產230件,本月完工185件,計27434元。14、31日,結轉本月已銷產品成本。A產品銷售480件,單位成本150元,總成本72000元;B產品銷售65件,單位成本160元,總成本10400元。15、31日,月底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99400元(A產品82000元、B產品17400元)、稅金及附加317.9元、其他業(yè)務成本3000元、管理費用9448元、財務費用560元、銷售費用5000元、營業(yè)外支出10000元、所得稅費用8190.53元。16、31日,月底結轉主營業(yè)務收入153100元,其他業(yè)務收入6100元,營業(yè)外收入2600元。
一個公司內帳如果不做帳只借助電子表格每個月的利潤是不是就是收入減去支出 把往來借款單列
老師好 這里的財政撥款,我有點不是很明白,是說收到財政撥款的這些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他們在收到的時候不用作為財政補貼處理,相應的這些所對應產生的支出不能稅前列支,但要相應做臺賬管理,是這意思嗎? 然后就是明明是財政補貼但被界定為不征稅收入,是為什么?
老師,你好,請問我公司采購了一批貨物,因為沒有付款,所以對方?jīng)]有開發(fā)票過來,但是貨物已經(jīng)在我倉庫了,我公司現(xiàn)有銷售了這批貨物,但是不知道進項發(fā)票是怎么開的,我現(xiàn)在要開給客戶,在新增貨物信息的過程中,應該怎么分類呢?
@董孝彬老師你好,幫我解答一下4題中B選項聯(lián)合單位銷量是怎么算出來的,5題中為什么財務杠桿系數(shù)為1.企業(yè)不存在財務風險呢。
為什么現(xiàn)值指數(shù)要1+?因為現(xiàn)值指數(shù)大于1嗎?不是1082.72/2300嗎?
老師好 我想問這里一次性收取租金,老師課上舉例是不是寫錯了?在企業(yè)所得稅上不是可以在24年7月跟增值稅一樣一次性確認36萬的收入嗎?或者也可以分期確認也就是24年7月只確認一個月即1萬的租金。因為我看課件上中間寫了:可對上述已確認的收入,“可”不就是代表這個可以那個也可以的意思嗎?為什么老師課上只寫確認1萬,我覺得這里有問題,麻煩老師幫忙看看。
老師好 我想問 如果預收款的對象是生產期限超12個月的大型設備,那企業(yè)所得稅上確認收入是按發(fā)貨還是按生產進度?
老師不是在l和h之間不做調整嗎,現(xiàn)在剛剛好是最高點啊
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這個題目里面的退還土地出讓金,契稅能不能退啊,買了兩個不一樣的真題試卷,一個能退,一個不能退,
老師您好,非貨幣市場模式,請幫我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