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你好,第一題是非企業(yè)合并的長投,用的是初始投資成本和可辨認公允價值份額孰高計量,第二題是同一控制的企業(yè)合并,用的是其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第三個是非企業(yè)合并轉合并,個別報表按原來的賬面價值+新支付的對價
兩個都是追加投資形成控制,如果是權益變成本,原權益賬面十新投入公允價確定長投成本法下初始入賬成本。到底什么時候會用被投資方所占最終控制方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的份額。題目告訴是最終控制方的公允價就不用,直接第一次賬面十第二次對價,如果題目有最終控制方賬面價值,則用兩次總比例╳賬面?是這樣理解??
@小胡涂老師 你好。 以外購商品發(fā)放給職工作為福利,應當按照該商品的公允價值和相關稅費計入成本費用。教材舉了一個例子,但是教材上的例子中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如果公允價值不等于賬面價值,差額計入什么科目呢?
這一題,為什么是用2200×30%而不是用2000×30%呢? 還有這一題,為什么是用1萬×90%而不是用15,000×90%呢? 這一題也是,給了賬面價值又給了公允價值,是用哪個數(shù)字來乘以份額呢? 占有被投資方的份額的時候,如果既給了賬面價值又給了公允價值,是用哪個數(shù)字呢?
請問這個例題中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24000萬元為什么沒用呢?不是由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轉變?yōu)殚L投,跨界了,此時原來的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賣了變成新的長投時用公允價值,而消除的是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是賬面價值,兩者差額倒擠投資收益,那這題為什么不用24000*5%算長投的價值?這個題賣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時它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是否永遠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有差額的情況?能否舉個例子?謝謝
老師,晚上好,打擾了,麻煩講一下其他債權投資的攤余成本為什么跟賬面價值是2個不一樣的數(shù),其他債權投資的攤余成本是否跟利息調(diào)整有關系,跟公允價值變動沒有關系,求投資收益的時候需要用攤余成本,賬面價值跟利息調(diào)整有關系跟公允價值變動也有關系,這是為什么呢?麻煩老師講一下,謝謝啦
老師,算稅前利潤時等=息稅前利潤-財務費用。但計算財務杠桿時,財務杠桿=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公式里的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財務費用-優(yōu)先股股息。這里的兩個稅前利潤實際意義上是不一樣對嗎?
老師,對外擔保確認或有負債,但是不能確認預計負債,怎么樣可以區(qū)分一下,理解不了
實務工作中,一般納稅人以成本價賣商品給對方,銷售方負擔的附加稅,若購貨方要求附加稅也要發(fā)票,附加稅怎么開票?怎么收回呢?
實收資本這個科目,是設置輔助核算好App,還是二級科目好?
@郭老師 現(xiàn)在一年流水超過500萬就要納稅嗎?納的是什么稅?如果走的個人卡呢?
待認證進項稅額科目是上月的未勾選還是前期所有未勾選的發(fā)票?
開始 我們給甲方開票3個點 鋼筋混凝土都是甲供 這屬于簡易計稅嗎
殘保金的殘疾人是怎么定義的,工傷傷殘鑒定還是怎樣
抖音直播收入,收入類型按什么交稅,勞務報酬所得嗎,可以添加個稅附加扣除嗎
小微企業(yè)企業(yè)所得稅稅收政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