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員工 10 月填報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公司 11 月申報時,可選擇扣 1-10 月的累計金額,也可選擇在 10-12 月剩余月份分期扣除,具體看員工需求及公司在個稅系統(tǒng)的操作選擇。
未報廢的固定資產(chǎn)原值增加或減少,會計分錄怎么做
老師我是小規(guī)模,我的未開票收入稅額是根據(jù)多少算
我這一般納稅人注銷 、然后之前有做電商 、稅管員讓補收入、那現(xiàn)在票開進來還可以抵扣嗎
您好,我公司10月被強制升級為一般納稅人,我的上游客戶9月最后幾天的發(fā)票要10月才能開,而且開普票,這個有影響嗎?我們已經(jīng)結(jié)清貨款了。
老師,您好!請教您 企業(yè)收到政府補貼的穩(wěn)崗補助款,老師可以指導一下分錄嗎?謝謝老師。
有個人借了公司的錢,次月歸還,摘要怎么寫
郭老師,稅審和審計有什么區(qū)別,怎么選擇
已知實發(fā)工資,倒退應發(fā)工資和個稅,請老師給一個表格模板,謝謝
老師,開發(fā)票的匯率是按出口日期,申報日期還是稅局接收日期!
請樸老師解答,老師第8題A選項,它是錯在哪里,是錯在不能含價外費用和相關(guān)費用?
這個具體操作上,老師可以大概說下嗎?比如個稅系統(tǒng)操作,哪個地方,會和平時不同。另外,如果工資如果在20%這個檔,累計扣完后,會調(diào)整到10%這個檔嗎?
個稅系統(tǒng)操作流程及與平時的不同 員工端操作 填報信息:打開個人所得稅 APP,進入 “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模塊,選擇對應的扣除項目(如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等),準確填寫扣除信息,在填寫過程中需注明是否補充扣除 1-9 月未享受的金額。 選擇申報方式:若選擇由公司在預扣預繳時扣除,需選擇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并指定所在公司;若選擇自行申報,則在次年匯算清繳時扣除。 公司端操作(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 信息獲取與確認:與平時正常申報相比,此時需重點檢查該員工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包含補充扣除的前期金額。若員工填報時注明了補充扣除,系統(tǒng)可能會提示是否確認累計扣除 1-10 月金額,需手動確認;若未注明,需與員工溝通確認扣除方式后,在系統(tǒng)中手動調(diào)整扣除月份范圍或分攤金額。 報表填寫與稅款計算:在【綜合所得申報】模塊填寫報表后,進行【稅款計算】時,系統(tǒng)會根據(jù)確認的扣除方式計算應納稅額。若選擇累計扣除 1-10 月金額,系統(tǒng)會將 1-10 月的專項附加扣除總額計入扣除項;若選擇分期扣除,則按剩余月份分攤金額計算。而平時正常申報時,僅需按當月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計算即可。 稅率檔位是否調(diào)整 判斷標準:個人所得稅稅率檔位根據(jù)全年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確定。若員工工資原本適用 20% 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 144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累計扣除 1-10 月專項附加費用后,若全年累計應納稅所得額降至 144000 元及以下,則稅率會調(diào)整至 10% 檔位。 舉例說明:假設(shè)員工每月工資扣除基本減除費用(5000 元 / 月)及其他專項扣除后,應納稅所得額為 20000 元,1-9 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 180000 元,適用 20% 稅率。若其每月可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5000 元,1-10 月累計可扣除 50000 元,扣除后 1-10 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 180000-50000=130000 元,低于 144000 元,此時稅率調(diào)整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