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是什么問題
老師,想成立個分公司,分公司需要單獨稅務申報嗎,需要獨立核算嗎?
你好,請問無形資產要不要考慮殘值?
老師,你好!咨詢下收到個人名義開來的運輸發(fā)票,對我們來說有用嗎?需要幫他代扣個稅嗎?
20250821出口一臺貨物3600美元,雜費CNY2000元。請問出口發(fā)票開多少金額?是否含雜費?現自檢疑點:美元離岸價超出海關信息離岸價3880合理區(qū)間。請問要怎么改正這份免抵退稅申報表?
其他應付款貸方 期末有余額說明我們還欠人錢對吧?
請問老師,我公司是一家新公司,登記的地址是住宅地址,現在要開票,稅局上面顯示基礎風險控制,要求我司提供營業(yè)資料,租賃費及水電等發(fā)票,但我司是自有房產,說是可提供房產證等,那我電費發(fā)票上顯示的是住宅,這種會有問題嗎?
長期掛賬的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怎么平賬
老師,這個公式應該怎么設置? IF的判斷條件=某一些文字,然后真值想要設置=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數值;
公司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收了一筆債權轉讓款。對方是一般納稅人,現在對方要求我們開發(fā)票。想問一下我們開普票的話,他們能抵扣進項稅額嗎?金額是40萬。我們要交增值稅嗎?
2×24年4月1日甲公司借入專門借款6 000萬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和實際利率都是5%,4月1日開工建造,當天支付了5 000萬元,6月1日支付了 1 000萬元,2×24年7月1日由于非正常原因導致了停工,2×24年12月1日恢復施工。閑置借款資金用于固定收益?zhèn)唐谕顿Y,該短期投資月收益率為0.1%,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以下表述正確的有( )。 A.應確認資本化利息費用金額98萬元 B.確認投資收益2萬元 C.確認財務費用125萬元 D.資本化期間是4個月 【答案】ACD 【解析】本題資本化期間是4月1日至6月30日、12月1日至12月31日,共4個月,選項D正確。閑置資金收益=(6 000-5 000)×0.1%×2=2(萬元),應沖減資本化金額,不確認投資收益,選項B錯誤;專門借款資本化利息費用=6 000×5%×4/12-2=98(萬元),選項A正確;專門借款計入財務費用的利息費用=6 000×5%×5/12=125(萬元),選項C正確。老師,您好,為什么閑置收益要乘以2?
這題,是日后事項,上課老師要求先寫出以前年度的不涉稅、和涉稅的分錄,再寫現在年的不涉稅、涉稅分錄,再追溯調整。我想問為何22年的當期所得稅,不用寫分錄,借營業(yè)外支出600貸預計負債600,這個營業(yè)外支出不需要做調增處理嗎?
2022年確認預計負債時,稅法不認可預計損失稅前扣除,需納稅調增,但此時不直接做當期所得稅分錄(所得稅匯算在2023年)。2023年判決后,實際支付的賠償可稅前扣除,需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當期應交所得稅。
但是22年確認了遞延所得稅了呀,22年的所得稅正常也要確認不是嗎,調增的時候就要借所得稅 貸應交所得稅,到23年實際交的時候再沖去年的所得稅,重新計算23年的當年所得稅可以這樣嗎
同學你好 這個可以的
老師其實為何日后事項要考慮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但是差錯更正不需要呢
這種說法不準確,差錯更正也需考慮遞延所得稅和當期所得稅,二者差異不在 “是否考慮”,而在所得稅影響的歸屬期間: 日后事項(調整事項):影響報告年度的所得稅,通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調整報告年度的當期 / 遞延所得稅,確保報告年度數據真實; 差錯更正:影響差錯所屬期的所得稅,同樣可能通過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前期差錯)或直接調當期(當期差錯),修正差錯期的所得稅數據。 僅當差錯不重要或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 暫時性差異時,才無需調整所得稅,而非普遍不考慮。
那無論是差錯更正還是日后追溯我都把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反映出來就萬無一失了?
同學你好 對的,是這樣
還有一個問題老師,當題目問**不能稅前扣除,指的都是當年的所得稅,損益科目對利潤的影響是嗎?而不是所謂遞延所得稅關于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作為判斷是嗎?
不是。若 “不能稅前扣除” 是暫時性差異(未來能扣,僅當年不能),需結合遞延所得稅(資產 / 負債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差異)判斷;若為永久性差異(永遠不能扣),才只影響當年所得稅和損益,與遞延所得稅無關。
綠色的這句說話,怎么判斷呢?這句話既提到損益(營業(yè)外支出600)也提到負債(預計負債)
這句話體現了暫時性差異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會計上,2022 年末確認預計負債 600 萬、營業(yè)外支出 600 萬;但稅法規(guī)定預計損失暫不能稅前扣,實際發(fā)生時才可以,因此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2023 年判決支付 800 萬(財報批準報出前),屬于日后調整事項,要調整預計負債、補記營業(yè)外支出,并相應調整當期所得稅(扣減 800 萬應納稅所得額)和遞延所得稅(轉回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