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親!新股東入資溢價25萬 借:銀行存款75 貸:實收資本5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25
目標公司是三個自然人股東,注冊資本100萬元(不再增資),現(xiàn)在第四個股東要投這個公司1000萬,占40%投權(原三個股東總共出讓),股權轉讓,新股東投資形式交易,如何才能以低成本,或者不繳稅。 1、如果原股東獲得全部轉讓款則需要繳20%的個稅(成本太大);且對新股東不利,因目標公司凈資產(chǎn)是約-500萬 2、是通過平價或低價40%的股權轉讓款40萬受讓股權后再向目標公司增資960萬計入資本公積。(這個能否行的通,這個960是否要繳稅,稅務會不會核查突然多出的960萬的來源導致以后要補繳稅款)
你好老師,請問,我們公司現(xiàn)在做重大變更,法人變更,股東變更,原注冊資本1000萬,實繳了50萬(共有6個股東,有4個股東已經(jīng)實繳50萬,這4個股東認繳的已實繳完畢),剩下兩位股東未實繳。問: 1.現(xiàn)引進新股東1人,認繳20萬,但是只給他1%股股份,那這20萬我是全部計入實收資本還是10萬計入實收資本,10萬計入資本公積(至前1000萬還未繳足); 2.如果,現(xiàn)在股東會決議以上原來4位股東由顯名股東變?yōu)殡[名股東,并且持股比例被壓縮(原來是5%,現(xiàn)在壓縮為3%,相當于50萬只占股3個點了),并且由其中一位股東代持這4位小股東3%股份,這個去工傷稅務變更時候需要什么資料?需要這4位股東和代持股東簽轉讓協(xié)議還是代持協(xié)議? 3.假如上述變更發(fā)生后,公司賬上需要調整嗎?
老師,您好。兩個自然人投資成立了一家公司,經(jīng)營了一段時間后,有一家公司想要入股,原公司的認繳100萬元,兩個自然后分別已繳10萬和90萬。資產(chǎn)負責表的數(shù)據(jù)如下: 實收資本:100萬 負責合計:473302.28 公司凈資產(chǎn):3745514.63 利潤:2745514.63 另一家公司想入股100萬,原公司增加認繳資本到200萬,請問這個份額是怎么計算的?是按目前公司凈資產(chǎn)分配給前兩名股東后再計算新入股的股東股份嗎?
老師,您好!我們公司去年是一個老板,稱他為大老板吧。大老板以180萬的價格買下小股東另外一個公司30%的股權,但是給的是60萬,剩下的120 萬就入股我們公司,我們公司估價240萬,這樣就相當于每人出資50%,但是只享受40%的分紅,里面應該也把之前大老板的一些客戶資源考慮在里面的緣故,現(xiàn)在小股東就要求大股東把240萬資金放在公司的賬面上,但是大股東拿不出來這么多的現(xiàn)金,請問這種情況,我要怎么做賬?
我公司股東A占股50%,法人占股50%,認繳注冊資本各250萬,A股東實繳資金70萬已轉入公賬,因疫情原因該股東無法參與公司經(jīng)營故要撤資,根據(jù)章程知道A股東已將全部股份轉讓給法人及另一自然人股東B,法人已將70萬資金又轉入公賬,并未直接轉給A股東。有兩個問題想咨詢下老師:1、A股東要求將70萬打回個人賬戶,財務已打30萬(當時未反應過來其中問題就先轉了),余40萬未付,該筆資金是否可以從公賬打給A股東, 余下款項是否還能夠轉出, 該操作正確嗎?不正確的話應該怎么做。2、該筆資金是否屬于A股東的財產(chǎn)轉讓所得,個稅是應該按照70萬的20%也就是14萬申報嗎?是的話這14萬應該A股東承擔對嗎
老師,一般納稅人增值稅進項49863,銷項46320,月末怎么結轉哈,不用交稅
老師,一般納稅人,取得的進項免稅發(fā)票99200,可以抵扣9個點,能我的入賬成本是多少,還是99200嗎?
老師,這道題得第二問,我再計算的時候用了最笨的辦法,就是把營業(yè)凈利率總資產(chǎn)周轉率和權益乘數(shù)計算出來的,結果計算結果和答案不一致,這樣考試的話算不算對呢?
老師,這道題中我再計算每股股利的時候,我把發(fā)給員工的80萬股按照市價也算進去了,導致結果錯誤,我想問的是計算每股股利得時候應該是股票股利和現(xiàn)金股利和除以在外發(fā)行得普通股股數(shù)對吧?我記得我原來做過類似的題,每股股利應該是股利總額除以股數(shù)
請問3月剛成立得公司,沒有業(yè)務。第二季和第一季度報的財務報表一致。但是申報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4月份有匯款三筆賬沒入賬,這種情況和這次申報有影響嘛?
你好老師小規(guī)模納稅人這季度的利潤總額是40893.23應該交多少所得稅
請問老師:簡易計稅方法下,銷售貨物的時候無需結轉成本嗎?如圖這樣的無需結轉成本?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為長投權益法。是不是要把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調到公允價后再轉入長投? 20.1.1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為200 20.12.31公允為210 21.12.31公允為220,這時候轉入長投權益法。 20.1.1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200 貸:銀行存款 200 20.12.31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0 21.12.31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0 借:長投—成本 220 貸:其他權益工具—成本 200 —公允價值變動20 借:其他綜合收益20 貸:盈余公積2 未分配利潤18
老師,工會經(jīng)費需要計提嗎?分錄怎么寫
支付寶支付的服務費入什么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