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沒有約定分擔份額的,按平均分攤。
老師 給別人擔保,作為第三人的 拿抵押物也好 還是 作為連帶保證責任也罷 一,與銀行沒有約定承擔的份額的,銀行可以隨便找一個人來實現(xiàn)債權 關鍵是,承擔債務的可以找債務人要,能不能找其他擔保人要?有無順序要求? 二,若與銀行約定有份額的,銀行還是可以任意找?找到了擔保人,擔保人能否 只承擔份額內的責任,對嗎?可以拒絕承擔全部責任,對不? 三,還有就是 只是擔保人自己 內部協(xié)商的按份額承擔, 沒有與銀行約定, 銀行是不是找任意一個擔保人來實現(xiàn)全部債權嗎?還了錢的能找其他擔保人及其債務人要錢嗎?有順序要求嗎? 下面這個小題,d答案 是正確的嗎
法律7-8:25 老師如何區(qū)分有追索權和無追索權的保理合同 比如債權人把一份債權給銀行作為保理,約定為有追索權,那如果債務人不償還債務銀行有權向債權人追索?如果是沒有追索權的,則銀行無權向債權人追訴自行承擔。有追索權的,對債權人不利,對銀行有利。
保證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jù)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1)主合同無效導致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合同無效 ①擔保人無過錯的,不承擔賠償責任;(選項D) ②擔保人有過錯的,其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1/3。(選項C) (2)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合同無效 人民法院應當區(qū)分不同情形確定擔保人的賠償責任: ①債權人與擔保人均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1/2;(選項B) ②擔保人有過錯而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對債務人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r償責任;(選項A) ③債權人有過錯而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老師(1)看不明白為什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不是合同和擔保合同都無效了嗎? 還有(2)擔保合同都無效了呀
老師:這個第三人提供保證的,是不是可以理解就是三種情況下,有兩個以上的保證人之間承擔完債務后,可以向其他保證人追償。1.提供的是連帶責任保證 2.在同一份保證合同一起簽名的 3.雙方約定了承擔責任的份額的。
關于一般保證合同承擔保證份額的問題。 假如一般保證合同,3位保證人甲乙丙共同保證,但沒約定保證份額,債務人也已經(jīng)破產(chǎn)沒有錢了。 那么問題①是不是默認3個保證人各承擔3分之1保證責任? 問題②債權人是不是可以向其中一位保證人甲請求其承擔全部100%份額的保證責任? 問題③保證人甲承擔完100%的保證責任之后,那么多承擔的三分之二保證責任找誰追償?是可以找乙丙各追償3分之1,還是找債務人追償100%的全部保證責任(可債務人已經(jīng)破產(chǎn)沒錢了),還是找乙丙當中的一人去追償3分之2??
印花稅22年跟23年的進項部分沒有交。這個是不是要給滯納金的啊。滯納金是多少的啊
我們是小微企業(yè),沒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在2024年9月,發(fā)現(xiàn)2023年度及之前年度的研發(fā)支出轉入了主營業(yè)務成本(實際應轉入管理費用-研究費用),于是在2024年9月補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至管理費用-研究費用,使得主營業(yè)務成本為負(因為2023年末已結平,2024年初主營業(yè)務成本為0),管理費用-研究費用金額變多。但是在2025年7月,我在檢查賬務時發(fā)現(xiàn)2024年9月補結轉分錄有很多做重復了,于是我反結賬2025年9月分錄,將重復的幾筆刪除了,但是對所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金額沒有影響,因為改之前和改之后利潤都是負的。請問有影響嗎?目前在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yè),但是由于管理費用-研究費用高于成本費用而無法進行,該如何調整?
去年工資計提的比實際發(fā)放的少,那匯算清繳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中工資薪金支出的賬載金額(計提金額)實際發(fā)生額(實際發(fā)放金額)稅收金額(實際發(fā)放金額)對嗎
你好老師,請問一下,我公司為裝飾設計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現(xiàn)在沒有勞務資質,能開勞務發(fā)票嗎?
老師,因為差評收到的罰款應該怎么做賬
在網(wǎng)上購買東西,找店家開了普票或專票,發(fā)票沒有同貨一起寄回,那發(fā)票可以直接在網(wǎng)上打印出來做賬嗎?
老師,上個月開出去的品名,庫里不夠結轉,怎么贊估,數(shù)量和單價怎么確認
費用憑普通發(fā)票或專用發(fā)票(稅務局才認可),但現(xiàn)實去店里買的東西,店家沒辦法開增值稅普通發(fā)票和專用發(fā)票,只手寫發(fā)票和蓋店家名的章,這樣的手寫發(fā)票能做賬嗎
單位車賣給個人需要交什么稅
我有一個問題,A、甲公司以所持丙公司20%股權(具有重大影響)交換乙公司一批原材料,B、甲公司以其持有的乙公司5%股權(未達到重大影響)換取丙公司的一塊土地,A和B誰才適用 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