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公司2x21年應交所得稅為575萬元
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20年3月3日自公開市場以每股5元的價格取A公司普通股100萬股,指定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假定不考慮交易費用。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股票投資尚未出售,當日市價為每股6元。除該事項外,甲公司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甲公司2020年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甲公司2020年有關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的是(C) A.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100萬元 B.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5萬元 C.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275萬元 D.當期所得稅費用250萬元 請問此題的所得稅費用為何是250萬元,而不是(1000—100)*0. 25=225萬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何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影響應交所得稅(225萬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產生的遞延所得稅影響借方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影響所得稅費用對嗎?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預計會持續(xù)盈利,各年能夠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沒有期初余額。 2019年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該公司當年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包括以下事項:(1)取得國債利息收入100萬元; (2) 因違反稅收政策支付的罰款50萬元; (3)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60萬元;(4)本期提取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5)預計產品質量保證費用40萬元。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計算甲公司2019年度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3)計算甲公司2019年度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編制甲公司2019年度確認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分錄。
甲上市公司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該公司2018年利潤總額為6000萬元。甲公司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當年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中,會計規(guī)定與稅法規(guī)定存在差異的項目如下:の計提500萬元壞賬準備。②確認國債利息收入200萬元。③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成本為2000萬元,年末公允價值為4100萬元。要求:計算甲公司2018年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和所得稅費用:編制甲公司2018年確認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
3.甲公司2X21年度取得一項其他債權投資,取得成本為220萬元,2X21年12月31日,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00萬元。2X22年2月10日,甲公司將該金融資產全部出售,售價為190萬元。假定未來期間甲公司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利息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要求:編制甲公司與上述業(yè)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東達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21年度實現的利潤溝總額4000萬元。預計未來期間適用的公司所得稅稅率不會發(fā)生變化,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21年初,宏達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為2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5萬元2021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共計4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共1600萬元則宏達公司2021年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為()萬元。
駕校剛開業(yè),教練車產生加油費是費用還是成本
老師,無形資產只需要攤銷,無需結轉成本嗎?
老師,我們公司采購包裝桶直接寄給老板名下其他公司,沒有給我們錢的,應該怎么入賬呢,可以直接做到銷售費用嗎?
老師,去面試,下面兩個問題怎么回答比較好 問題1: 在稅務審計中,申報的增值稅收入與公司所得稅目的之間的不一致性經常被仔細檢查。這種差異可能有哪些原因? 問題2: 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服務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咨詢服務。然而,B要求通過C公司付款。在這種安排中有哪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
每天直播課表在哪里找呢
請問,以公司名義購買的房產能當作實繳資本嗎
老師,我今天遇到個很困惑的事情,我以前一直認為成本收入固定資產都要做的清楚,可是今天有人說外帳要盡量做模糊,那請問外帳,是做的越清楚越好,還是越模糊越好?
持票人為善意+已付對價: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持票人的前手之前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 持票人善意+未付對價或者不善意+未付對價: 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持票人前手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 這兩個有點分不清楚,這個寫的對么?
老師,比如我們是一個個體工商戶的建材廠,我們每天都有師傅開著車出去送貨,一車一車的。那么,每天都有出庫單,我們什么時候確認收入呢?是?
為什么要扣900*0.25,對加上乙公司利潤不理解。